2014年度,C-NCAP管理中心在进行车辆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新增了车用儿童约束系统产品评价。至2014年12月25日,本年度第四批14个车型的C-NCAP评价试验及首批24个车用儿童约束系统产品评价试验全部完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于12月26日在天津公布了该批车型及儿童约束系统产品的评价结果。
2014年度第四批14个车型包括1个小型车、6个A类乘用车、4个B类乘用车和3个SUV车型,其中10个车型为企业自愿申请评价,具体如下:
1、 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 纳智捷牌DYM7202BAA5型轿车(优6 SUV旗舰型2.0T 2WD)(自愿申请)
2、 广汽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 广汽菲亚特牌 GFA7140BKBB型轿车(致悦1.4T豪华版)(自愿申请)
3、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东风标致牌DC6422LLBM型多用途乘用车(2008 1.6L手动卓越版)(自愿申请)
4、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丰田牌/TOYOTA TV7183PREMIUM型轿车(卡罗拉1.8L至高版)(自愿申请)
5、 宝马汽车公司 迷你牌/MINI MINI COOPER XM51型乘用车(MINI COOPER FUN)
6、 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 雪佛兰牌/CHEVROLET SGM7140GAA1型轿车(创酷1.4T自动豪华型)
7、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一汽牌CA7209ATE4型轿车(奔腾B70 2.0L自动豪华型)(自愿申请)
8、 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 马自达牌/MAZDA CAM7150A5型轿车(昂克赛拉1.5L自动尊贵型)(自愿申请)
9、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丰田牌/TOYOTA GTM7150AB型轿车(致炫1.5G炫动版AT)(自愿申请)
10、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斯柯达牌/SKODA SVW71615FM型轿车(全新明锐1.6L手自动一体逸俊版)
11、 东风汽车公司 风神牌DFM7150F1B型轿车(A30尊尚型)(自愿申请)
12、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牌BJ7180C6FM型轿车(绅宝D60 1.8T手动精英型)(自愿申请)
1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长安牌SC6469A5型多用途乘用车(CS75手动领先型)
14、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北京现代牌 BH7160QAY型轿车(ix25 1.6L自动尊贵型)(自愿申请)
上述车型用于碰撞试验的车辆全部由C-NCAP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严格按照C-NCAP程序直接从各品牌经销商处购买,用于评价的驾驶员座椅也从车辆经销商处购买,并在媒体和管理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监督下从商品车上直接拆卸。购车费用支出共计610.59万元。全部车型按照《C-NCAP管理规则(2012年版)》依次进行排放油耗测试、三项实车碰撞试验以及鞭打试验,最后分别按照C-NCAP规程进行评分和星级评定。对于配置了ESC(车辆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的车辆,C-NCAP管理中心还有专业技术人员对由具有专业检测能力的第三方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该系统的技术性能检测报告予以审核并确定是否可以获得C-NCAP的加分。
本批车型的试验自9月16日开始,至12月25日结束,从评价结果来看总体表现很好。主要特点表现为自主申请比例高,各种加分项安全配置比例高,车型安全技术水平总体提升。至此,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完成了2014年度全部40个车型的试验评价。总体包括小型车1个、A类车型19个、B类车型9个、 SUV车型11个,共涉及29个乘用车生产企业。其中,进口车型4个。
为继续顺利开展2015年度的C-NCAP评价工作,C-NCAP管理中心已于11月份根据新上市车型的情况统计,确定了2015年度候选车型。目前,2015年度的第一批评价车型和试验计划基本确定,试验将于2015年1月开始。按计划,2015年上半年的C-NCAP评价试验仍将按照2012年版评价规则进行,2015年版新规则将于2015年7月1日后正式开始实施。
2014年新开展的儿童约束系统产品评价工作自2014年6月1日开始,依据评价规则完成首批共24个产品的评价试验。儿童约束系统产品评价规则中,动态试验方法与国家标准中的试验方法基本相同,但测试条件更接近产品实际使用环境,测试项目更加全面,要求更加严格。首批24个产品,分属不同生产企业,其中进口品牌3个。具体如下:
1、宁波贝安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GXRBABY”牌“GXR-B”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幼儿用、学童用)
2、宁波中哲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Abyy/艾贝”牌“AB710A”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幼儿用、学童用)
3、泰兴市嘉贝安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嘉贝安”牌“TJ603”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幼儿用、学童用)
4、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好孩子/GB”牌“CS888”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婴儿用、幼儿用、学童用)
5、宁波优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艾宝”牌“YB704A”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幼儿用、学童用)
6、湖南两只老虎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两只老虎”牌“淘淘虎”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幼儿用、学童用)
7、江苏乐贝贝安全座椅有限公司 “REEBABY”牌“MANDARA”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幼儿用、学童用)
8、宁波贝驰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贝驰”牌“bcc501a”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幼儿用、学童用)
9、基德股份有限公司(kiddy GmbH) “Kiddy(奇蒂)”牌“Kiddy world plus (奇蒂护航者)”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幼儿用、学童用)
10、上海五虎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HBR/虎贝尔”牌“H9996-2 Advance 3 超越系列”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幼儿用、学童用)
11、郑州鸿贝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天伦王朝”牌“MXZ-EK”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幼儿用、学童用)
12、永康市米拉贝尔婴儿用品有限公司 “米拉贝尔”牌“小赛车手”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幼儿用、学童用)
13、江苏百佳斯特汽车制品有限公司 “贝贝卡西”牌“LB321”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婴儿用)
14、宁波蓝驰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Beridi/贝瑞迪”牌“YY-04”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幼儿用、学童用)
15、宁波市博林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Mama&Bebe\妈妈宝贝”牌“暴风系列isofix”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幼儿用、学童用)
16、镇江艺高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YKO”牌“提篮705”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婴儿用)
17、福建麦凯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麦凯”牌“MK350”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幼儿用、学童用)
18、慈溪市美安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美安宝”牌“YY-01”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幼儿用、学童用)
19、上海车当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路途乐”牌“E10”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幼儿用、学童用)
20、RECARO Child Safety GmbH & Co. KG公司 “RECARO(瑞凯威)”牌“MONZA NOVA IS(超级莫扎特)”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幼儿用、学童用)(自愿申请)
21、BRITAX ROMER Kindersicherheit GmbH公司 “Britax(宝得适)”牌“TRIFIX ”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幼儿用)(自愿申请)
22、宁波环球娃娃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环球娃娃”牌“智慧星”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幼儿用)(自愿申请)
23、麦克英孚(宁波)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宝贝第一”牌“太空城堡”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婴儿用、幼儿用、学童用)(自愿申请)
24、台州市黄岩舒适美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舒适美”牌“SSM-E”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幼儿用、学童用)
该批产品涉及ISOFIX刚性固定方式和车辆安全带固定方式。《车用儿童约束系统(CRS)评价规则(2014年版)》中的婴儿用、幼儿用、学童用儿童约束系统产品均有所涉及,其中婴儿用产品4个,幼儿用产品22个,学童用产品20个。24个产品中除2个从实体店购买,其余均通过网购方式由京东网和天猫网的官方旗舰店或授权经销店购得,购买儿童约束系统产品的费用支出共计13.5万元。
为避免假冒产品及确保试验顺利进行,该批评价试验用儿童约束系统购买到位后,C-NCAP管理中心按照规则向各品牌所有方发送产品确认函,通知相关方面确认产品真伪,并在正式试验前一周在C-NCAP官网上发布试验通知,同时通知产品的商标企业。部分商标企业对各自产品进行了确认并于试验期间到场参观试验。
本次发布结果的儿童约束系统产品总体表现欠佳,但也有少数产品获得较好评价。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部分企业对产品技术水平和安全需求缺乏深刻的了解;另外产品准入门槛不高,市场规范性不强,法规执行监督力度不够,3C认证也刚刚开始,尚未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及竞争环境。因此,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推出的评价项目将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试验和等级评价方法,为消费者提供准确、清晰的儿童座椅产品安全性能信息的同时,引导企业重视对产品安全性的技术开发及产品一致性的生产管理,快速提升产品质量,共同促进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特别是儿童乘车安全的改善。
本次发布会后,C-NCAP管理中心将组织行业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充分总结和分析一年来所进行的车辆及儿童约束系统产品评价的经验和问题,共同探讨下一步的规则改进和完善的方向。
2014年10月,管理中心承办了世界NCAP会议,与欧洲NCAP、日本NCAP、美国NCAP等8个NCAP机构代表、世界多国汽车安全领域研究机构代表、国内外汽车技术专家、国内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技术专家200余人共议汽车安全话题,并进行经验分享。大会期间还举办了联合国道路安全十年行动中国年会,汇报中国参与国际道路安全公益活动所做的努力。此次国际性NCAP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进一步扩大了C-NCAP的国际影响力,也使我国汽车行业更多了解了国际汽车安全前沿技术发展趋势。
新的一年,C-NCAP也将继续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一如既往地严格按照规则开展评价工作,希望社会各届继续予以关注和大力支持。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NCAP管理中心
2014年12月26日